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正當其時。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調研時發現,當前許多地區在推動本地優勢資源形成產業集聚方面積累了探索經驗,但從效果上看仍不足以有效支撐新舊動能轉化的進程。
他們認為,在新舊動能轉換日益迫切的當下,如何有效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布局設計,激發區域創新活力,是圍繞國家實驗室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強大合力的關鍵。
不能當成地方政績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調研發現,國內在建的多個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普遍具有較豐富的科教資源。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成渝、武漢等區域的省部屬高校、科研院所眾多,均有各自的優勢學科。但對照新型舉國體制的總體要求,這些科研力量在回應國家戰略需求、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科教資源的集聚還沒有轉變成區域發展的協同優勢。
“研發投入仍有碎片化問題,有限的資源未發揮最佳的效果。”尤政直言,近年來,國內已有10多個省市區設立了省實驗室,總數近200家。受限于地方經濟條件和學科基礎等原因,省實驗室建設出現了一些盲目追熱點、重復建設等問題。
民盟中央關于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的提案也提到,國家實驗室的布局缺少頂層謀劃、系統規劃,一些地方將爭辦國家實驗室當成了政績體現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手段,不利于國家實驗室建設的科學化和系統化。而且正式獲批組建的國家實驗室所涉及的領域主要是我國在世界上具有優勢的科技領域,對于“卡脖子”技術等戰略“短板”的補齊支撐不足,不利于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表示,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從2012年的325萬人年增加到2022年預計超過600萬人年,居世界首位。當前,我國個體科研人員研究能力不斷提高,但尚未形成科研合力,國家實驗室體系要把個人能力轉化為國家實力的平臺。
民盟中央調研指出,目前,國家實驗室在吸納全球頂尖人才機制上還存在建設不足的問題,“挖東墻補西墻”現象嚴重,同質化競爭激烈,對國家整體科技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要形成區域性的產業集聚,需要同時具備政策、區位、人才、技術有四個要素。但現狀是“高水平大學與區域經濟社會融合、驅動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機制不完善,普遍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制高點,缺乏強勢整合區域性科研資源的主導力量”,尤政說。
加強區域協作與布局設計
民盟中央建議,建設國家實驗室首當其沖是要建立權威的決策指揮體系,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形成圍繞國家實驗室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強大合力。
尤政也提到,各地前期已進行了大量自主探索,建議主管部門適時展開階段性總結,全面分析近3年各地在研發投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階段的投入給出指導意見。引導地方根據自身優勢學科和科研基礎,集中資源投向有基礎、有潛質的前沿研究且與產業集聚一體的布局。
“比如武漢就可依托光電子信息優勢資源,加快推進信息感知處理、通信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在技術輸出源頭、技術服務和技術引領等方面形成示范,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分工協作,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尤政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銳科激光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亦建議,圍繞光電子領域高速光通信器件、大功率光纖激光器、光電傳感芯片、高端功率器件等關鍵器件“空心化”以及超高速激光焊接裝備、先進激光增減材制造裝備等高端裝備“造不出”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依托湖北光谷實驗室布局光電子信息領域的國家實驗室。
對于主攻方向,民盟中央認為,要審慎確定國家實驗室的建設領域,力爭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領域實現突破。
“各地應結合創新要素的分布實際,確定1-2個研發重點領域,按照新型舉國體制的路徑,確定主導力量統籌域內各類科研資源。”尤政強調,各地要充分釋放高水平大學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的能量,形成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力,更好激發區域創新活力。
來源:第一財經